血壓超過130/80mmHg,需要服用降壓藥嗎?
伴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、老齡化進程的加快,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逐年升高。根據最新流行病學數據顯示: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.9%,對此可估算出我國高血壓病人數約為2.45億,即在我國每10人中就有3人患有高血壓。
高血壓是心臟病、腦卒中、腎臟病和糖尿病發病和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,目前心腦血管病死亡已占我國總死亡構成的40%以上,每年200多萬人死亡與高血壓有關,因此高血壓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。隨著國家對于高血壓疾病知識的宣傳普及以及人們對于 疾病健康關注度的提高,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。
最新版《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》將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,從原來的140/90mmHg,下調至130/80mmHg。標準調整后,很多原本處于臨界值的人,一下子變成了高血壓患者。
調整高血壓的診斷標準,意義何在?
據專家介紹,血壓水平在130-139mmHg和/或80-89mmHg的人群多為中青年,下調診斷標準體現了防線前移、加強初始預防的理念。這類人群越早干預,日后出現心梗、腦梗等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幾率就越小。
標準下調后,“新晉”高血壓患者需要服降壓藥嗎?
血壓超過130/80mmHg,要不要服藥治療?答案是“因人而異”。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,需要請專業的醫生綜合評估后,再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降壓藥。
部分輕度高血壓患者,通過改善生活方式,如健康飲食、減少熬夜、戒煙戒酒、增加運動等,可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,這部分人就不需要服藥治療。
以下三類高血壓患者,需要進行藥物治療:
1、高血壓有合并癥,例如冠心病、心衰、心梗、腦梗、中風等;
2、已有器官損害,如心肌損傷、頸動脈斑塊、動脈狹窄等;
3、合并高危因素,如吸煙、肥胖、血脂異常等。
高血壓是心臟病、腦卒中、腎臟病和糖尿病發病和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,目前心腦血管病死亡已占我國總死亡構成的40%以上,每年200多萬人死亡與高血壓有關,因此高血壓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。隨著國家對于高血壓疾病知識的宣傳普及以及人們對于 疾病健康關注度的提高,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。
最新版《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》將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,從原來的140/90mmHg,下調至130/80mmHg。標準調整后,很多原本處于臨界值的人,一下子變成了高血壓患者。
調整高血壓的診斷標準,意義何在?
據專家介紹,血壓水平在130-139mmHg和/或80-89mmHg的人群多為中青年,下調診斷標準體現了防線前移、加強初始預防的理念。這類人群越早干預,日后出現心梗、腦梗等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幾率就越小。
標準下調后,“新晉”高血壓患者需要服降壓藥嗎?
血壓超過130/80mmHg,要不要服藥治療?答案是“因人而異”。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,需要請專業的醫生綜合評估后,再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降壓藥。
部分輕度高血壓患者,通過改善生活方式,如健康飲食、減少熬夜、戒煙戒酒、增加運動等,可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,這部分人就不需要服藥治療。
以下三類高血壓患者,需要進行藥物治療:
1、高血壓有合并癥,例如冠心病、心衰、心梗、腦梗、中風等;
2、已有器官損害,如心肌損傷、頸動脈斑塊、動脈狹窄等;
3、合并高危因素,如吸煙、肥胖、血脂異常等。





